仁寿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征求意见稿)
一
规划概况
新时代背景下眉山市进入打造全域“天府花园”,实现成眉同体发展的新阶段,尤其是“环天府新区经济带”的提出、“综合交通千亿大会战”的落实,使得仁寿县在内的环天府地区将成为大成都都市区最便捷的域外通勤区。
随着2017年底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开工建设,距离机场仅13公里的眉山(仁寿)空港经济区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地区与热点地区。经仁寿县人民政府同意,眉山(仁寿)空港经济区党工委与仁寿县规划局组织编制了《眉山(仁寿)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
二
规划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空港经济区位于环天府经济带东部,东与简阳市接壤,北邻空港新城(成都高新区实际管辖),距建设中的天府国际机场约10公里,距成都天府新区核心区约40公里。范围包括中岗镇、向家镇的全部,以及龙桥乡北部四村,总面积90.99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8年-2035年,其中:近期2018-2025年,远期2026-2035年,2035年以后展望远景。
(三)发展定位1.我国内陆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2.环天府经济带重要的经济增长极。3.产城融合绿色生态的临空产业园。
三
发展战略
1.结合成都“东进”发展方针,加强与“东部新城发展带”和“蓉南拓展带”的融合,实现区域产城融合、成眉协调发展的目标。2.加快实施综合交通建设,全面对接成都,逐步实现与成都交通同网、产业同链、信息共享、市场共体、规划共筹、成眉同体目标。3.突出交通区位与自然环境资源优势,与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发展的竞合关系。4.加强承接天府新区产业转移及吸引国内外重点龙头企业入驻、树立品牌。利用“先产业、后生活” 的发展模式分时序、分组团开发,重点培育先期启动区,实现“做强一带、做活一区、做美一片”的目标。
(五)发展规模人口规模:2025年,空港经济区人口规模15万人;2035年,空港经济区人口规模40万人。用地规模:2035年,空港经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5.2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13平方米。
四
空间结构
(六)空间结构空港经济区的空间结构为“一带串多廊、两轴带三片”。“一带”:依托贵坪寺河构建蓝绿相间生态公园带。“多廊”:贵坪寺河绿廊、成都第三绕城高速绿廊与规划保留的山地丘陵及沟塘水系。“两轴”:眉简快速通道和淮简快速通道是空港经济区融入成都的重要联系轴带;红星路南延线、康养路(规划)、向家大道(规划)、中通大道(规划)是空港经济区组团联系的重要轴带。“三片”:北部中岗片区、中部向家片区、东部工业片区。
(七)产业发展策略1.发挥双轮驱动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建设眉山开放发展先导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等国家战略,坚定深化开放合作。全球精准招商:实施“全球招商”计划,加强引进世界知名企业和高端项目,营造国际水准营商环境,构建外向型经济,带动本地民营企业发展的联动局面。
争设开放口岸:建设四川自贸区眉山拓展区、新设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争取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和检疫检验、海关驻地等办事机构。
2.发挥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共同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成眉协同发展示范区。
眉山内陆开放高地:完善与天府国际机场的交通、功能对接,提升眉山环天府新区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打造眉山地区内陆开放高地。成眉产业协作示范区:充分发挥新空港的区域带动作用,落实成眉协同发展共识,在临空区域建设成眉协同发展示范区,融入龙泉山东侧产业发展带。
3.流量带动,产业铸造,从流量经济带动存量经济发展, 建设跨越发展新典范。强化与区域交通的对接,加强导入创新型资本、人才、产业等要素,充分发挥仁寿本地民营活力充足,文化、农旅潜力巨大等特色。